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三百二十九章崇祯不喜背锅

第三百二十九章崇祯不喜背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师爷丁汤并不敢像贺今朝那样果决,只给他留下一个中队的人,协助他维持汾西的治安。

可以说是在放养他,让他有什么法子尽管施展开来,但是夏粮和税收得交上来。

要不然就换人。

丁汤如何治理汾西县,还不是靠着老一套,与本地地头蛇几个家族的人相商,共同治理,维护汾西的治安。

这些地主士绅倒也配合丁汤,毕竟有着锤匪贺今朝的名头,周围的闯贼团伙还会给上三分薄面。

现在到了要收夏粮和税收的时候,丁汤找来几人相商,出钱出粮保平安。

可是这几个士绅竟然相互推脱起来。

说什么今年大旱,哪有那么多粮食啊,期望让丁汤能够给贺今朝说一说求求情,减免一些。

丁汤点点头,站起身来笑道:

“你们说的也有理,这样,我派人把你们送到河曲县,亲自找我家镇抚使说明原委,可好?”

几个士绅一下子就不言语了,急忙说着再商量商量。

“我告诉你们。”丁汤环视众人道:“平日里你们作威作福,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现在到了出真金白银上供的时候,还敢跟老子推三阻四,耍些小伎俩。

要是让我在镇抚使那里失了面子,老子自会拉你们下水,一起死!”

丁汤捏着胡须道:“你们也听闻河曲县地主士绅的待遇吧?

不知道,老子可以给你们详细的说一说。

镇抚使让我也慢慢推广,我说汾西县处在乱贼中间,容易遭受侵犯,故而缓缓。

老子给你们争取了,你们要是还不知足。”

不等丁汤把话说完,几个士绅纷纷表态:

“大人请放心,我等自是会全力配合,大人运送夏粮与税收之事。”

“最好不要出现什么纰漏。”

丁汤只觉得浑身舒畅。

因为从贼之后,根本就不用讲官场那一套,有些士绅在朝廷上的力量可比你个知县大,你说话算个屁啊。

更何况还是一个连吏都算不上的师爷。

现在呢,比的是谁拳头又大又硬,不服老子就直接摇人把你给抢了,让你钱粮性命全都没了,连虚与委蛇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贺今朝的命令下达之后,这一幕在羁縻各县都出现了。

伴随着山西参将田明捷报送进京城的时间,北京城内又在酝酿一股子新的党争开端。

众人都在弹劾袁崇焕,让崇祯很是气愤,因为他还想让袁崇焕回到辽东戴罪立功呢。

几个山东道御史史ᎊ上了道奏疏,捏造污蔑已经辞官的钱龙锡主张袁崇焕斩帅(毛文龙)致兵(后金鞑子入京),倡为款议(袁崇焕主张议和)。

导致皇上听信他五年平辽成功之说,卖国欺君,秦桧莫过。

钱龙锡是秦桧,那我岂不是赵构?

崇祯皇帝是怒不可遏,他可是要当中兴之主的,胆敢拿赵构来做类比。

必须得弄死“秦桧”,绝不能让自己中兴之主的名声有一丁点污染。

史ᎊ的目标根本就不是袁崇焕,而是钱龙锡,他先给袁崇焕定性之后,再露出真正的杀招。

那就是钱龙锡接受了袁崇焕贿赂的几万两银子,没有放在钱家,而是寄存于他的姻亲徐家。

徐家就是徐阶,他们联姻的时候,徐本高是锦衣卫千户,钱龙锡是翰林院庶吉士,都属于小官了,唯一的联系就是同乡。

钱龙锡是第一个被崇祯抓阄抓出来的内阁大臣,一个内阁大臣与边将商议军事本就是正常之事。

然后在御史的嘴里,钱龙锡就成了勾结边臣,谁让你堂堂内阁大学士干活了呢!

只要干活了,无论是干好还是干错,就有了把柄。

但凡啥都不干,像个泥菩萨一样,兴许还能干的时间长久些。

内阁勾结边臣,这是大忌。

至于证据?

没有。

大家都是风闻奏事。

不讲证据的,只有有人这么说了,那就是真的,必须得参你!

扣大帽子嘛!

反正这种事御史都擅长。

崇祯直接上头了,怨不得皇太极能够领兵肆虐京师,原来是这个原因。

他随即下令:“袁崇焕擅杀呈私,谋款致敌,欺藐君父,失误封疆,限刑部五日内具奏。

钱龙锡任职辅弼(次辅),私结边臣,商嘱情谋,互谋不举,下听臣会议其罪。”

下了这道旨意,他已经把袁崇焕“暂解任听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