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四百八十一章大明总爷郑芝龙

第四百八十一章大明总爷郑芝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百艘漕船看样子很多。

但随着船队进入青县流域,汇入大运河之后,便显得一点也不多。

大运河上,从南到北双向行驶,一艘接着一艘。

好不壮观。

一点也看不出来王朝末世的样子。

漕军将近十三万人,官船上万艘,随着吏治的破坏,私人船只,挂着漕船的旗帜,数不胜数。

然后他们便被要求让路。

贺今朝瞧着六艘大船,雕龙画栋的,全船都装饰起来,好不华丽。

尤其是比他们这些马船还要宽大,料还多。

“这是做什么的?”

听到贺今朝询问,马重僖叹了口气:“总爷,这是宫里那些太监采买丝织,专门给皇上做龙袍的,

这些太监敲诈勒索,采买是不可能采买的,给运输的钱也是不可能给的,甚至生丝已经放到朝廷的仓库里,他们还会要求地方供给。

再加上运输生丝较轻,他们多是用船舱或者货舱携带私货,亦或者出租。

至于我们让路那是必须的,皇上的衣服享有的权力比丝织品还要大,是绝不能同普通货物放在一起。”

贺今朝忍不住发笑,崇祯一直自诩为节俭。

他就不知道那帮太监们疯狂的帮他花钱,且中饱私囊吗?

规矩都是给贫民百姓指定的,有大批特权的人,全都在践踏规矩。

大明不亡,当真是没道理。

马重僖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总爷在笑什么?

纵然他是保定府的总爷,可如此年轻,就能当上总兵,不可能不会对大运河的事情,一点都不清楚啊!

跑船的人,没有不希望这帮狗太监立马沉船死了的。

马重僖随即想了想,大人物的想法,自是与他们这种在河上讨饭吃的穷鬼不一样。

待到太监们的船过去之后,贺今朝瞧着往南行的船,一艘船有四五十名纤夫在拉船朔流而上。

此时贺今朝等人船行的有多快,那些纤夫拉的就有多慢。

“那些人也是你们的人嘛?”

听着贺今朝的询问,马重僖连忙摇头道:

“这些纤夫多数是地方官老爷们强迫征召来的,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在种田。

以前每艘船有十个往上的驿卒来掌船,底下全都是驿卒来拉船。

但是驿站都被朝廷裁撤了,就换成所有人来干了。”

贺今朝忍不住发笑,崇祯的昏招,当真是向大明释放了一大批高精尖人才。

然后地方官或者贵人们为了维持运河的运转,直接把沿岸种田的农民全都征召来替他们拉船。

从以前的定点剥削,变成了全面剥削。

崇祯自以为能省了许多银子,实际上该省的钱根本就省不下,甚至产生的破坏力比他剩下的几十万两银子还要高出许多。

所有船全都是单桅的,朝廷命令双桅以上的船,就是叛乱,全都抓起来砍死。

南方士绅大户们的海船,朝廷根本管都不管。

贺今朝相信,崇祯甚至都不知道南方走私的海盗船吧?

郑成功如今还叫郑森,他爹郑芝龙在闽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荷兰船在中国海露面,便被郑家给搞死。

大明官员甚至建议联合东印度公司,干死拥有七百艘船只的郑芝龙海盗。

可东印度公司没同意,郑芝龙趁机打败明军副总兵,搞死想要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官员。

在闽南一带,他的声望要比大明官府还要高,经常接济穷人,给米粮。

随即熊文灿来了,他试着招抚郑芝龙,郑芝龙一下子就翻身洗白,担任大明总兵,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任务。

待到闽南之地大旱,郑芝龙便组织数万人迁往台湾,组织移民。

一人给三两银子安家费,三人给一头牛,来帮助熊文灿做事。

不得不说海运确实是赚钱,一个灾民给三两银子,无论老幼,他比贺今朝还要大气。

在郑芝龙眼里,一个藩王的财富算得了什么?

随便跑跑船,真金白银都不叫真金白银了。

特别是日本锁国后,只允许大明和荷兰前去贸易,郑芝龙的主要对手便是荷兰人。

郑芝龙如今已经有三万多的海军,千艘海船,去年便荣归故里,在晋江安海镇开始建造豪华府邸。

而且事业还在发展壮大当中,还没有成为称霸这一片海洋世界的强权呢!

朝廷的片舟不许下海,都是给守规矩的人设立的,只要你做大做强,大明捏着鼻子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