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七百一十章手段

第七百一十章手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第七百一十章手段(第四更)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黄河流经蒙古,北面是阴山,南面是沙漠,可供开垦的土地很少。

但是丰州(呼和浩特)的黄河支流大黑河与黄河共同冲积出富饶的土默特平原。

缺点是河槽宽且浅,泄洪能力弱。

蒙古人根本就不擅长种地,即使拥有良好的环境,也时长食物供给不足。

春种秋敛,广种薄收。

他们的畜牧经济很是脆弱,就如同长城内的种田经济一样脆弱。

贺今朝听着白莲教孙子赵顿的描述,板升(丰州)种地汉人来源有逃亡的士卒、起义失败的白莲教教众、边境贫民。

主要劳动力是被蒙古人叩边掳掠来的人口。

俺答汗执政的时候,实行轻摇赋税的政策,一下子就开良田千顷,村连数百。

但是糜子、高粱等耐旱抗寒的作物,产量始终跟不上。

白莲教的首领们反倒成为了塞外的大地主,加上俺答汗屡次兴兵,对种田之人的剥削越来越重。

汉民生活越来越困苦,故而人人都思家,朝廷又招人回来。

伴随着隆庆开关互市,陆陆续续的在外种地的百姓大概在十万之众。

很显然,无论是林丹汗以及苏泰,并没有把这些汉人纳入他们自己人当中。

“军师,察哈尔势弱,不利于我们。”贺今朝指了指大同道:

“我们可以与他互换些陈粮,但是还是建议林丹汗去敲大明的竹棍。

打打宣府、或者大同,今年的钱粮大明得给到位啊!”

“大帅,归化城当中的富户相当多,他们不愁吃喝,也不愁金银。粮食也多的是。”

赵顿微微抱拳道:“林丹汗要求互市粮食,是否在为战事做准备?”

“如今我实力弱小,哪有那么多粮食可以用来互市的?”

贺今朝摇摇头,沿着河套等地画了个圈道:

“既然草原上也有那么多汉人佃户,他们又不愁吃喝,莫不如划过来给我方种田。

归化城哪个地主富户不答应,本天可汗就去他家里坐坐。”

“明白。”

丘之陶立即整理有关对蒙古地界生活的汉人政策。

“大帅,归化城的地主富户当中有不少白莲教的人。”

“十万多人哎,多大一股力量,都不知道好好利用起来。

就算是白莲教的教众,也得知道在草原上,谁才是大小王,否则别怪我不卖九爷这个面子。”

“是。”

赵顿急忙应声,他得给自己爷爷写封信,免得引得锤匪北上。

否则人与钱财土地皆会失去。

贺今朝在河曲县处理政务,最前沿的郭太正在领着自己的部下以及大批辅兵,整理腐尸。

全都给烧了加深埋,偶尔还能捡到不少的兵器,重新回炉还能用。

官军在石楼等地一下子就没有什么守卫力量了,吴堡县的围困直接解除。

没有被贼寇整死,在南方才嚣张了几个月的郡王府的郡王们,都开始了集体出逃。

锤匪来了,他们纵然不死,也得被送去黑煤窑里挖煤,谁都遭不住这种待遇。

这里距离太原够远,没了晋王的压制,他们反倒成了周遭士绅中的大王,去欺压其余百姓。

没了其余贼寇,又没了官军。

郭太发现许多百姓对于锤匪都露出一副喜迎王师的面孔。

期望他们也能像晋北百姓一样,分到田地,将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地。

对于这种工作不熟悉的他,只能派人去给自家大帅送信。

大帅赶紧派人来吧,这里的百姓都等不及要加入咱们的锤匪的队伍了。

相比于山西南北百姓的热烈期盼,陕西的官军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

洪承畴靠着天灾上报的人数,被朝廷认可,说是会有一部分钱财下发。

然后今年陕西的赋税也可以截留一部分,但是属于皇帝的金花银不能停。

夏税秋粮折收金银惟在陕西﹑浙江偶一行之。

崇祯的意思的欠户部的赋税可以免,但是属于他的钱,不能免,还得押运进京。

洪承畴总算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又晓得陛下催促了山西、河南的官员。

唯独对于贺今朝那个驿卒,建国称号的事情感到疑惑。

在崇祯看来,以贺今朝的行为手段,是万万做不出这种有建设性的事情来的,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