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 第62章 第 62 章

第62章 第 62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知启程回清河的当天, 小卢氏亲自把她送到了码头,看着小卢氏泛红的眼睛时知心里也不好受。

上了船心情一直不怎么好,真正的阿蓁已经不在了, 她能做的都做了,只希望小卢氏以后可以安心一些,但愿离开了的阿蓁也能安心吧。

阿勤几个看出女郎心情不好,课堂上问问题都积极了很多, 她们女郎最喜课堂好学多问的人, 所以这会儿想着法子让女郎高兴。

时知看出几人的心思, 她也不点破,她其实只是有些想自己的父母了, 很多事压在心底不去想,但看到小卢氏时知就很难不去想, 要是现代也有个蓁蓁就好了,哪怕替代了自己也好, 只要不让父母承受丧女之痛, 可她明白那里没有人可以替代她安慰父母。

可人总要往前看的, 时知很快收拾好了心情, 她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一直沉溺于遗憾悲伤中, 那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身边的人一起难受不安, 何必呢?

回了到桐州, 崔教授明显是很记挂孙女了,这会儿秋收都顾不上了, 亲自跑到码头接人。

时知看到爷爷心情好了起来, 她心里安慰自己她也不是孤独的, 在这里她还有爷爷, 老天总算不是太无情。

崔教授一直从时知的信里获取此次江南之行的事,这会儿时知回来了他才能细细知道细节,孙女这次出去感觉有些不一样了,心下感叹人果然是要有去历练才能成长。

“好在还算顺利,也没遇到什么危险。”这也是崔教授一直最担心的,就怕孙女遇到什么意外,但目前看来江南虽然不太平但也没有太过惊险。

时知也觉得这次不虚此行,翻车、海船的事都算顺利解决了,而且还考察了江南的学风,她还是挺满意的。

“我觉得还是让崔氏的子弟去江南求学比较好,那里相对安稳而且文化思想氛围更活跃,我这次都见到郑氏家的嫡子也在那里。”时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崔教授对这个也考虑过,他如今已经很熟悉当家主的套路了,这几年推荐了几位族人给各地大儒,这会儿送些人去江南的宁江书院也不是大问题。

“那就送去一些,刚好最近也有人求到门上,王氏开的书院他们想来也是不会拒绝的。”崔教授很信任孙女的眼光。

关于王氏内斗的事他们又聊了半天,最终还是觉得和王钊合作更好一些,太原那边儿也不是没给崔教授伸出过橄榄枝,但崔教授又不是真的崔清他才不会上当呢。

何况小卢氏改嫁,崔清本人也没不满,就算是崔清活着怕也是认为孙女和王钊那边儿交好不是坏事,这内里的关系是利益和情谊绑在了一起,总比太原那不怀好意的强多了。

时知在家休整了两天就又开始忙起来了,没办法如今秋收,崔教授试验田的棉花和蜀黍都要收获记录数据,她一个能顶十个学员用,这回来了自然也得去帮忙。

如今蜀黍亩产最好的田地已经能达到三百斤,棉花也能亩产二百斤出头了,崔教授还在不断改进和推广,这会儿整个清河都很信服崔教授的能力了。

不管是不是崔氏名下的土地,每年开春前都会派代表去问问崔氏家主府今年有无良种可换,耕作方式也都按照崔氏教的来,一时间清河的生产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然而亩产再次上去了后,清河郡却在某种环境中里并没张扬,新来的郡守是崔氏运作出来的,崔玉烟和郡守现在搭档得很默契,清河如今是真的姓“崔”了。

哪怕是桐州刺史府察觉到什么,但有崔蕴在里面做润滑剂,大家都有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这几年清河上交的赋税不变,开出的荒地也没变更记录,桐州刺史府全部当做没看到、没听到。

西南出了叛乱后,很多州府都不太平,桐州如今有这样的安宁,崔氏是出了大力气的,不管是为公为私桐州刺史府都需要崔氏的支持,如今的朝廷已经自顾不暇,短时间出了事根本指望不上。

“苹果今年大丰收,选些最好的送去江南王家,也算谢他们照顾你这么久的一些心意。”崔教授很乐意和王氏维系好关系,小卢氏虽然不是他真正的儿媳妇,可对孙女也是真心好,这让他很记情。

时知亲自挑了几筐又大又红的苹果,让人随着货船送过去,这会儿苹果树还只在清河种了些,清河的果园大多是梨树、山楂、柿子什么的,这苹果园也就家主府种了些,果树不是庄稼,要不是特意推广宣传也没什么人会特意来引进。

等小卢氏收到时知的信还有果子时,已经是要到中秋节了,她看着几筐喜庆又陌生的“林檎果”,女儿信里说这是类似林檎的果子叫“苹果”,是她祖父前两年种的,今年顺利挂果丰收特意送来给她尝尝,要是喜欢之后再给她送些。

“这果子倒是喜人,咱们自己留一筐,其余的给各府送些,就说是阿蓁送来的。”小卢氏看着女儿的信心里高兴,这果子还没吃就甜在心里了。

画眉一边分派果子,一边笑道:“这还没到中秋女郎就惦记您了,女君可再不能像前几日一般了。”

时知走后小卢氏就一直没个笑脸儿,这会儿总算是有个晴天了。

小卢氏笑道:“是了,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