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朱允熥赵宁儿 > 第86章 秋典(1)

第86章 秋典(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生万物,都将是一个从初生到衰老的过程,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

只不过,这种衰老对于人来说格外残酷,因为衰老的背后是死亡。

而对于其他作物,他们的衰老其实就是成熟。

人死了,魂归尘土,作物成熟供人使用。

这也印证了,天生万物都是滋养人类的法则。

不过往深了想想,其实这整个循环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方人说我们人,收获了可以果腹延续生命的作物,却从不会感谢这些作物,而是感谢天地。

甚至,从先人开始就将所获得的一切,都当成了上天的恩赐。

我们感谢的是天,还是神?

是造物?还是必须对某种未知飘渺的东西表示虔诚?

而且在这种虔诚的顶礼膜拜之后,我们所有的努力和辛劳,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你看,因为有天,所以才有我们。

若没有头上这片天,即便我们勤劳如蚂蚁又有什么用?

没有这片天,你就算每天十二个时辰一直在耕作,你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天有生命吗?

人的生命来自父母,与天何干?

人创造了这世间所有的一切,为何要把自己的创造,放在上天的英明恩赐之后?

其实,天也是人创造的。

人很贱,总是想着法的把自己让这些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束缚?

不,不是因为人贱,也不是因为天多么深不可测。

而是有人,站在人类食物链顶端的人,需要天。需要天这样的云层之上的制高点,来进行统治。

这种人叫统治者,他们把感恩崇敬等人类最质朴的情绪融入礼法。所以,有了敬天有了跪拜有了等级有了尊卑。

深秋的清晨,微风吹不散薄雾,淡淡的水汽如影随形。

紫禁城晨钟敲响的一刻,朱允熥从床上起身,梳洗之后换上光禄寺早就准备好的麻衣。

仲春吉亥日,皇帝亲到耕地,至秋夏,奏闻结实,,就择吉日,贮之神仓。

皇帝就是统治者,所以理所当然的要用这套无序的天地礼法,统治臣民。

而统治最好的手段,就是表率。

春,有春耕节,天子亲自在田间扶犁。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秋,即将收获,天子要再次祭拜掌管仓储的神,亲自到田间参与丰收。

而今年的秋收典和往年又有不同,因为户部那些精挑细选,专门在李景隆的庄子上,负责栽种洪薯的农官们说,洪薯成熟了。

朝堂上下早就在盼着这一天,以为这种农作物可以给天下百姓多一份口粮,少一份灾荒。

如果真的可以亩产数十石,那就是天降大明的祥瑞。当大书特书,被万人敬仰传颂。

除了丰收之外,洪薯所代表的意义也更是不寻常。

他能体现天的威和恩,能让百姓更加虔诚。

朱允熥穿着麻衣走出乐志斋,缓缓朝着老爷子的寝宫方向走去。

紫禁城的清晨格外寂静,偶有飞鸟从枝头飞落,深深的夹道之中,几只警惕的野猫,在见到皇帝的仪仗之后,迅速消失不见。

然后,当皇帝的队伍过去,它们再次返身,骄傲的爬上墙头,不屑的看着远处的队伍。

随后,眯着眼睛盯着那些枝头的飞鸟,虎视眈眈。

“皇爷爷起身了吗?”永安宫外,朱允熥对跪在殿外迎接的朴不成问道。

“回万岁爷的话,老主子早就起了!”朴不成也是一身麻衣,笑道,“刚喝了两碗小米粥,等着您呢!”

朱允熥点点头,郑重的走入永安宫,面对老爷子所住的正殿。

殿外除了垂手侍立的宫人太监,还有几位时刻记录他们爷俩一言一行的史官。

“孙儿,恭请皇爷爷!”

朱允熥站在汉白玉的丹阶下,叩首开口。

吱呀一声,老爷子的寝殿大门缓缓打开。

先是一根拐杖从里面探出来,然后是一双有些破损的布鞋,紧接着同样的一身麻布衣服的老爷子,威严的缓缓走出。

“皇爷爷,孙儿老接您老,行秋收之礼!”

“知道了!”老爷子淡淡的说了一句,挥挥拐杖,示意不用朱允熥上来搀扶,挺直脊背从丹阶上下来。

“吃早膳了吗?”老爷子走到朱允熥面前笑问。

“孙儿早上吃了四个象眼包子,羊肉馅的!”朱允熥笑道。

老爷子满意的点头,“嗯,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说着,大笑道,“在民间,即便是再怎么贫苦的人家,秋收这几天也是要吃两顿干饭。”

说到此处,大手一挥,“走!”

边上的朴不成马上高喊,“太上皇皇上起驾!”

神宫的夹道中,爷俩走在前,长长的队伍在后。

爷俩刚出后宫过了左安门,外边又是数不清多少人三呼万岁的跪下。

领头的公卿大臣们,也皆是麻服。

随后爷俩坐上御辇,文武百官随后步行,浩浩荡荡的朝宫外开去。

古来帝王越是贤者,越要重视春秋之典。

统治者制定了规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