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重生特烦恼 > 第八百二十六章09年的完美收官(九)

第八百二十六章09年的完美收官(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米莱突然插进来的一句话让王宇中断了思考。

看到白洁茹和米莱的表情,王宇就知道她们差不多都是这个想法。

这也不怪她俩,纯粹从现阶段的商业投资角度而言,这个法子似乎是最优选择。

但是王宇脑子里翻起了一些关于合肥的“传说”。

在王宇重生前的2020年,合肥GDP突破万亿,是2000年的三十倍。

20年时间GDP增长了30倍,这样的增速放眼国内,恐怕除了鹏城之外再无敌手。

从默默无闻、几乎没有存在感到今天一跃成为国际家电之都、IC之都、创新之都,再到2020年首次入围新一线城市榜单,合肥堪称城市华丽逆袭的典范。

凭的是什么?

是中科大?

是二十年一贯坚持的营商环境和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

有人认为合肥“运气好”,但这并不能解释合肥为什么可以一次又一次笑傲江湖;有人说合肥“胆子大”,但也有人反驳,合肥人骨子里很保守。

其实合肥一切的引资行为与其叫“赌城”,不如叫“伪装成政府的风投”。

关键是合肥投的方向也十分明确: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新兴产业。

这些还不是合肥的神奇之处,这里最令市场津津乐道的是,合肥专盯那些“走投无路”的大型困境企业大胆下注“招安”,敢于接纳“落难王子”。

一家家深陷困境、举步维艰的独角兽企业,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实现“史诗般的崛起”,创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辉煌业绩。

1999年12月,科大学生出资300万元创立的“硅谷天音”弹尽粮绝之际,徽省信托、美菱集团和合肥永信三家国企分别拿出1020万元各占17%的股权,与硅谷天音的老股东一起成立讯飞有限,最终解了燃眉之急。

这家企业就是科大讯飞的前身,后来的事实大家也都看到了,科大讯飞发展成为营收超百亿元、市值近千亿、人员过万、一年纳税近十亿的明星企业,成为徽省高技术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还不算唯一的传奇故事,类似这样的行为还有很多。

2011年,下注长鑫半导体,合肥开始书写“中国芯”的故事。

2013年,华米科技的前身华恒电子陷入发展困境,合肥高新建投集团旗下高新信用担保公司及时提供担保。

合肥最为人称道的投资,莫过于2020年对蔚来汽车的70亿投资。

拿到合肥政府的70亿元投资之前,蔚来可谓命悬一线,2019年亏掉112.9亿元后,蔚来最困难的时候,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因此,当2020年4月合肥决定向蔚来“慷慨解囊”时,外界视之为“一场豪赌”。

资金落地后,蔚来境况逐渐好转。

到2020年下半年,蔚来股价飙升20倍,销量也屡攀历史新高,其市值已接近9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五高车企。

自合肥引入新能源汽车业务以来,江淮、大众、国轩、蔚来已经抱团式扎根合肥,徽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了全国12%……

据不完全统计,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合肥投资了50多個相关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0亿,聚集产业链企业120余家。

除了新能源汽车,合肥还做过一场更大的“赌博”。

2008年出手当年巨亏超过10亿元的京东方,于是京东方落户合肥,开建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项目所需175亿元资金完全由政府托底。

合肥领导的敢担责,在当时对京东方的投资就可见一斑。

2008年,在国际金融海啸最绝望之时,那时的京东方也挣扎在死亡边缘,为了活下去,卖过保健营养茶、开过北京烤鸭店、研发过“绿波”营养液……

据《光变》一书披露,当时,上至政府、下至金融机构都不看好中国的显示屏产业,普遍认为只有从国外引进生产线才能生产。

但液晶显示器作为全球尖端产业,一条生产线动辄一两百亿元的投资规模,鲜有企业能够承担,更不用说地方政府了。

要知道到当时合肥一年财政收入只有一百亿元,他们却不信这个邪。

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合肥政府官员曾透露,“为了项目能上马,当时HF市承诺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80%来投资。”

为了京东方,合肥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此举很快引来各方的质疑,当时,合肥政府尽管面临很大的压力,仍力排众议,敲定了京东方六代线项目。

事实证明,用城市地铁换京东方一博,合肥领导的力排众议的担当没有白费。

2010年,京东方六代线投产后,结束了中国大尺寸液晶面板100%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国的彩电业第一次获得了本土显示屏供应商。

在随后的10年里,京东方在合肥还开了8.5代线和10.5代线,带动了70多家配套企业到合肥来发展,解决的上下游就业岗位数不胜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