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376章 诶?原来我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第376章 诶?原来我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默计划逐步泛市场化的鲁十味:金银花、丹参、西洋参、北沙参、山楂、麦冬、瓜蒌、全蝎、蟾酥、芦根。

玄麦柑桔茶的主要成份:麦冬、玄参、桔梗、生甘草。

金银花露的主要成份:金银花。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陶泉打算追投的那两个项目,对杨默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这绝对是对杨默的GAP种植基地有过仔细调研,并且对鲁十味相关的产业状况做出过认真研究过才抛出来的诱饵。

原因很简单……

与全蝎、蟾酥、瓜蒌等道地药材不一样,鲁十味中的麦冬、金银花、山楂这三样道地药材,在大多数中医药配方中并不属于决定性药材。

也就是说,在一组配方中,这三种材料如果使用道地药材的话,固然会让效果更好些,但如果换成寻常普通材料,药效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所以,从战略价值来看,这三种药材在齐鲁众多的道地药材里,属于比较尴尬的存在……由于不具备不可替代的功效,也并不存在稀缺性和区域独占性,因此它并不能给杨默带来足够的行业话语权。

偏偏这三样药材又以亩产量著称……即便是产量最小的麦冬,在当下的科技水平下鲜药的产量也能达到200KG一亩,就更别提亩产超两吨的山楂和金银花这种一年能开个两三次花,鲜药亩产可以达到500KG的夯货了。

换句话说,这三种药材的经济作物属性远远超过其道地药材属性。

因此,如何有序地消化这些药材的庞大的产能,便成为了杨默一直头疼的事情……毕竟挂着“道地药材”的名号嘛,价格总归要跟同类普通药材做出点区隔来才成,要不然搞这個鲁十味计划有什么意义?

虽然说按照当初的约定,三共株式会社那边每年都会收购一部分包含这三种药材在内的道地药材,杨默这边自己也会通过收储、原料直供部分药厂的形式去消化这些产能,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他搞的这个计划说白了就是要通过十味药材去打响齐鲁药材在各个行业的知名度,树立标杆,然后反哺本地相关药材的种植业发展,不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流通,你谈个屁的影响。

所以才有了接下来的“泛市场化流通计划”。

而在这个计划里,麦冬、金银花、山楂这三样药材的食品饮料化应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可是前文说过,当下有这个魄力触碰药茶行业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商业一街的那些药茶铺生意虽然都非常不错,但时至今日,除了陶泉认投了八仙茶项目之外,竟然就再也没人敢参投其余的药茶项目了。

所以,如今陶泉忽然表示自己的主家愿意猛砸2000万来追投两个需要大量用到金银花和麦冬的药茶项目,对于杨默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只不过作为一个老VC,风控意识已经深植在他的基因里了,哪怕陶泉主家拿出来作为交换的筹码再吸引人,但如果不搞清楚为什么对方会莫名其妙地找上自己,他也是决计不会点头答应的。

………………

宋文轩则是很有些古怪地看着眼前这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男人。

实话实说,他有时候非常佩服自己的这位情敌,毕竟以一个白丁之身,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如同黑马般横将杀出,不但先后与临邑、德州、兰陵等地的主管单位逐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更是在齐鲁石油系统里面拥有了难以忽略的份量……虽然说这里面有着太多的机遇巧合,也有着时势造英雄的因素在里面,但不管怎么说,这家伙的能力着实是杠杠的。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成绩是这个家伙几乎以单枪匹马的姿态独自做出来的。

不曾依靠,就没有因果缠绕。

因此你可以说,现在的杨默其实已经是自成一系了……像他这种家庭出身的人,很明白“自成一系”这四个字的份量。

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个已经需要自家父亲正眼相看的家伙,在许多地方却幼稚到足以令人发笑的程度。

暂且不提杨默在一些事情和人际关系上的处理方式,但就眼下这件事来说,但凡是在他们这种圈子里混过一两年的人,都知道这位陶总的主家为什么会不惜代价地找他帮这个忙,可这货竟然一副茫然无知的模样。

如果这幅表情是假的,那他宋某人只会觉得这货心计深沉到令他毛骨悚然的地步;

但他很自信,杨默的疑惑并不是装的。

所以……

要不是杨默就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翻起来种种风浪,他差点就会以为这货的战绩全是冒名顶底别人的了。

这尼玛,反差也太大了吧!

………………

收起心中的想法,把陶泉先请出去后,宋文轩这才关上门,转身歪着头看他:“杨默,你是不是以为上面什么都不知道?”

杨默一愣,没反应过来:“什么?”

宋文轩看了他一眼,表情依旧是那副古怪的模样:“我是说,你是不是以为陶泉他们的迂回做法很明聪,既能正大光明地给领导们争脸面,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出去一个大人情?”

杨默摇了摇头:“我可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